艺术活动包括哪些,艺术体验包括哪些


初中艺术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1、剪纸
剪纸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 , 根据历史的记载和出土的实物来看 , 剪纸至少有将近1,500年的历史了 。 剪纸的出现应该是在汉代造纸术发明之后的事情 , 造纸术的发明 , 为剪纸的出现提供了有利条件 。 到了唐代 , 剪纸艺术大大发展 , 以剪纸招魂是当时民间的重要习俗之一 。
中国的剪纸起源于汉至南北朝时期 , 而真正繁盛却是在清朝中期以后 。 古老的剪纸多在乡间 , 以剪刀铰出为主 , 趣味浑朴天然 , 均出自农家妇女之手;剪纸进入城市后 , 不仅市民情趣和生活理想要参入剪纸艺术 , 而千家万户拥挤在一起 , 互传成习 , 需要颇巨 。
剪纸艺人为了省工 , 一刀多张便改为刻刀雕刻为主 , 风格转向精巧 , 艺人也就不止于妇女了 。 然而 , 时代更迭、生活改变和审美转化 , 传统民间艺术渐渐不能适应现实需要 , 所以现代新兴剪纸艺术孕育而生 。

2、木雕

刻纸也是民间工艺的一种常见形式 , 剪纸和刻纸两者虽然最终形式相同 , 但制作技法却不同 。 剪纸是一种以纸为加工对象 , 以剪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 。
刻纸则需要用垫板、刻刀、尖锥子、钉子等工具 , 先将原有的样子放在20张或者30张薄纸上 , 然后将它们放在垫板上并用钉子固定 , 用刻刀由里到外一层层的刻 , 刻好花样后 , 刻纸就完成了 。 一般来说 , 剪纸更注重原创性 , 不受刻刀和纸张的限制 , 造型更加自由和随意 。
刻纸则更适合表现细腻的画面效果 , 如浙江的细纹刻纸细如发丝 , 令人惊叹 。 刻纸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剪纸的不足 , 但在创作上 , 受到了较多的限制 。
3、捏面人
捏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民间艺术活动 。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 。 它用面粉、糯米粉为主要原料,再加上色彩,石蜡、蜂蜜等成分,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,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。
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,在手中几经捏、搓、揉、掀,用小竹刀灵巧地点、切、刻、划 , 塑成身、手、头面,披上发饰和衣裳,顷刻之间 ,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。
4、木偶

中国木偶艺术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特征 , 从质材、操纵方法上看 , 木偶艺术有提线、杖头、掌中、铁枝、药发、水力等不同形式;从表演剧目上有历史传奇、神话传说、寓言故事等 , 天上人间 , 驰幻入魔 , 还有现实小品 , 可谓多种多样 。
从造型上可以大至与人同高(汉代大木偶高193厘米) , 又可小于一尺 , 偶头能造到如拇指般大小而能雕绘五官端正、比例准确、线条均称、色彩鲜明 。
如粤西地区的杖头木偶 , 《芙蓉仙子》中的书生陈秋林 , 以及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中的猪八戒、牛魔王等 , 即使是神怪夸张却仍保持着合度比例 。
5、皮影
皮影戏 , 又称“影子戏”或“灯影戏” , 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艺术活动 。 表演时 , 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 , 一边操纵影人 , 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