欲望是狙击长寿的“杀手”

欲望是无止境的,要是想在欲望身上讨得一点便宜 , 那么你付出的代价会特别大 。正所谓,无欲则刚,放下对欲望的追逐,享受健康的生活 。
有人说 , 增加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增加他的资产,而是减少他的欲望 。在日常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欲望,并且各有各的不同欲望,欲望实现固然快乐 , 但实现欲望的过程却往往是令人疲惫的;况且,有时欲望实现了,身心却严重透支,实在有点儿得不偿失 。
老子说:“见素抱朴 , 少私寡欲”古人云:“寡欲者 , 其志洁;多欲者,其心贪也 。”大凡寡欲之人 , 他们不仅对自己生活享受要求少之又少 , 清贫朴素,而且更追求道德上的高尚,崇尚精神上的富有 。道德高尚是心理健康的基础 , 精神富有是心理养生的保证 。孔子为此还特别指出:“大德必得其寿 。”
大思想家老子曾经指出:“祸莫大于不知足,咎莫大于欲得 。”其大意是说,灾祸莫过于不知足,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 。一个人倘若见什么就想要什么,那罪祸可就要临头了 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老子进一步指出:“名与身孰亲 , 身与货孰多,得与亡孰病 。是故,甚爱必大费,多藏必厚亡,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,可以长久 。”
其大意是说 , 虚荣与生命,哪一个更亲切?生命与财产,哪一个更贵重?获得和丧失,哪一个更有害?因此 , 过分贪爱,必将造成更大的破费 , 贮藏得愈多,也就必然损耗得愈多 。所以 , 懂得自我满足就不会有挫折,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,这样才可以保长久 。对于任何人而言,你要得到什么,就一定需要付出代价 , 贪得无厌必然会使人精力消耗过度,从而有损健康 。
老子还一再告诫人们要“见素抱朴,少私寡欲”,其大意是说 , 要外表单纯 , 内心淳朴,减少私心,降低欲望 。老子最后强调“不责难得之物” , 而要“为而不争”,其大意是说,不要过分看重稀有的物品,做什么事都不要和别人争夺 , 以免造成精神紧张,进而危害身体健康 。
科学研究发现:精神轻松,机体处于最佳状态
【欲望是狙击长寿的“杀手”】心理学家们认为,欲望愈多的人,往往愈容易自寻烦恼;奢望愈大的人,常常愈容易挫折缠身 。物质上清贫,我们可以拥有精神之乐;欲望上清贫,我们可以舍去烦恼之苦 。清心寡欲其实是一种境界 。因为欲望不高,人就容易产生满足感和幸福感,无怨、无悔、无忧、无虑,自得其乐,自然有益身心健康 。
科学家们则认为,清心寡欲、淡泊从容的人会健康长寿 。因为他们的个人欲望不高,既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,也不会为争名夺利而苦恼,这些都能够化解心理危机,防治心理疾病 。由于他们的精神轻松,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,免疫力自然提高,抗病力自然增强 , 病魔也就退避三舍 , 人自然就会延年益寿 。相反,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紧张、焦虑的状态,其激素分泌则容易紊乱,引发高血压、心脏病等一系列疾患 。
须特别说明的是,我们这里讲的“清心寡欲,淡泊从容”并不是说脑子里什么都不去想,什么欲望都不能有,整日浑浑噩噩,不思进?。?如此片面地理解就有失偏颇了——对于金钱欲、权力欲、美色欲等应该少些,少些,再少些;而对于求知欲、工作欲以及与疾病作斗争的求生之欲、健康长寿之欲等,则应当多些,多些,再多些 。
总结:欲望是阻止健康的一个拦路虎,不控制好人的欲望,则会严重影响人的心境,心境是养生的首要问题 。没有好的心境就养不了生 。所以建议大家放下欲望,健康的生活吧 。(文章原载于《家庭医药·快乐养生》,刊期:2012.07,作者:贺军成,版权归作者所有;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360常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尽快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) 。

    推荐阅读